新闻公告
首页 - 新闻公告 - 学院新闻
新闻公告
学院新闻

我院师生参加“第三届语言学与汉语教学国际论坛”

我院师生参加“第三届语言学与汉语教学国际论坛”

 

20171013日至16日,美国圣母大学和西北大学联合举办了“第三届语言学与汉语教学国际论坛”。本届国际论坛的主题为“汉语教学――历史与现状”,参会人员约90余名。与会代表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学科进一步发展”为议题,不仅进行了历史渊源的梳理总结,当前现状的审视讨论,还对今后汉语教学的发展需求进行了探索和思考。我院教师杨德峰、刘元满、汲传波、周守晋、施正宇、李丽和博士研究生邵明明、林容婵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并报告了论文。

 

汲传波副教授所做的大会发言《语言观和汉语教学》梳理了有代表性的语言观及其在历史上和现实中对外汉语教学的影响,重点分析了结构主义、普遍语法、功能主义、明德模式、分技能教学模式所代表的语言观,并从汉语教学历史和现实两个层面评价语言观在汉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杨德峰教授的《对外汉语语法教材中的篇章教学内容考察及建议》以11部不同时期影响较大的对外汉语语法教材中的篇章内容为研究对象,指出无论什么级别的教材,几乎都有篇章教学的内容,而且都把复句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但同一水平的教材中篇章教学内容差异很大,提出要有一定规范,依据大纲进行选择。

周守晋副教授《概念结构及其句法-语义加工》结合具体实例考察抽象-多义原则、方法的利弊得失,提出“概念结构分析法”,还从二语习得角度对汉语虚词的概念结构加工模式进行了探讨。

施正宇副教授《从本位问题看汉语教学模式》涉及本位是什么、汉语本体研究中的本位是什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本位又是什么、理论本位与教学本位的关系如何、理论本位可否指导教学本位等问题。

李丽副教授《汉语国际传播视域下来华新教传教士汉语学习叙事研究》属于个案研究,以传教士傅兰雅为例,通过提炼傅兰雅汉语学习的一个个“故事”,寻绎并思考其汉语学习的途径和方法,并希冀以此为线索,总结归纳出传教士的汉语学习模式。

刘元满教授及两名博士生围绕国家社科项目《汉语作为外语在美国发展的综合研究》进行了团队研究。刘元满教授的《德范克<汉语课本>系列教材相关研究及其贡献》对上世纪60年代美国系列汉语教材《汉语课本》做了深入的文本分析,并对其在我国学界的影响情况进行细致的梳理。博士生邵明明则从《赵元任教材编写理念在新中国教材中的体现与发展――从<国语入门><汉语教科书>》对比了中美两国汉语教学历史上两本有着重要影响的教科书,从中梳理出赵元任教材编写理念对新中国汉语教材编写的影响,以及新中国汉语教材在其基础上的突破和发展。受国家汉办“新汉学计划”项目资助、来自哥伦比亚大学的联合培养博士生林容婵做了题为《美国大规模汉语测试的现状与展望》的报告,重点对美国现行的大规模汉语测试进行梳理。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她针对大规模汉语测试的研制与实施等环节提出建议,以期推动汉语测试的深化研究,促进测试对汉语教学与汉语学习的良性互动与发展。

“语言学与汉语教学国际论坛”由中美八校(金沙9001w以诚为本、北京语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圣母大学、加州戴维斯大学)于20145月联合发起,首届论坛由哥伦比亚大学和加州戴维斯大学主办,于20155月在戴维斯加州大学举行。第二届由金沙9001w以诚为本和北京语言大学于20167月在北京语言大学合办。第四届将由斯坦福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合办,主场在香港中文大学。